初生寶寶狀況多,
NUK新生嬰兒護(hù)理課教會你。
初生寶寶吃奶后有少量奶從嘴角流出來是常見的。因為胃里面積存了空氣,奶會跟著胃里面的空氣被吐出來。這并不代表寶寶有病或嘔吐,因為寶寶嘔吐時會較用力把奶噴出來,嘔出的奶量亦較多。
要減低吐奶,可以在寶寶吃奶時,多點停下來給他掃風(fēng)。對于少部份較易吐奶的寶寶,掃風(fēng)之后,可以把他垂直地抱著,或把他放在
嬰兒椅來保持他上身較為挺直。如寶寶要馬上躺下的話,可用毛巾把床頭部份的床褥墊高,但不要用枕頭。寶寶的頭部和上身稍為提高一些便可減低吐奶的機(jī)會。別等到寶寶餓得慌才喂他或不去考慮他的食量而迫他吃,因為吃得太快而把過多的空氣吞進(jìn)到胃部或吃得太飽,也會引致吐奶。
在初生頭幾個月也會有吃奶后打嗝的情況。打嗝對寶寶沒甚么影響,寶寶也不會覺得不舒服,過一會兒就會自然停止。如果你想幫他做點甚么,你可以為他掃掃風(fēng);如果是喂母乳的話,可以讓他多吸吮一會;如果是喂奶粉的,讓他喝一點暖水也會有幫助。
出生后的一兩天,寶寶會排出呈墨綠色的胎糞。稍后,吃人奶的寶寶大便會比較稀爛,呈黃色,大便的次數(shù)也會較多,可能每次吃奶后都有大便。吃奶粉的寶寶大便會像黏土般較軟,顏色可以是黃、綠或黃綠色,每天會有兩至三次大便。只要寶寶吃奶沒問題,大便軟而濕,便屬于正常。但如果大便頻密又像水一樣沒有渣滓,就是腹瀉。寶寶腹瀉、大便帶黏液或血絲,或有持續(xù)嘔吐、發(fā)燒、胃口或精神欠佳等,就趕快帶他看醫(yī)生。最好把有大便的尿片一并帶去給醫(yī)生檢查。
大便的次數(shù)會隨著寶寶長大而慢慢減少,可能會是隔天或數(shù)天一次,這是沒有問題的。但如果排便出現(xiàn)困難,大便又干又硬,就是便秘。通常這情況會在吃奶粉的寶寶身上出現(xiàn)。那么,就要留意多給他喝水了。開奶粉要依照生產(chǎn)商的指示沖調(diào)水和奶粉的份量。在熱天或外出時,要留意補(bǔ)充寶寶失去的水份。如發(fā)覺寶寶便秘不是由于水份不足或奶粉太濃所引致,最好的辦法就是帶他看醫(yī)生給檢查一下,千萬別自己買瀉藥或給寶寶用塞肛門的瀉劑。